黄历:
】 【关闭
台湾的中秋节
2013/9/18 | 阅读:

汉朝时台湾的中秋节,据高拱的《台湾府志》(一六九六年)卷七记载,八月十五夜「土子递为燕饮赏月,制大面饼,名为中秋饼,以朱书一元字,用骰子掷四次夺之,取秋闱夺元之义」。古代以八月十五为「秋闱」,即乡试第三场考试的日子。博月饼既是为了取「状元夺魁」的好彩头,所以月饼也取了一些和科举功名相对应的名字。含状元、榜眼、探花饼各一,会元饼四、进士饼八、举人饼十六、秀才饼三十二。参加的人轮流以六个骰子掷入碗,袼视其点数之多少,来定其科名的高低 。

中秋节同时也是福德正神土地公的例祭日。《台湾府志》上说:「中秋,祀当境土神。盖古者祭祀之礼,与二月二日同。春祈而秋报也」。除了祭祀土地公之外,农民还得在田间插设「土地公拐杖」。土地公拐杖是以竹子夹上土地公金,插在田间,插好土地公拐杖后,再以月饼祭祀。由于中秋有「秋报」的含义在,所以也有农村在此夜聚资演戏,俗称「谢平安」 。

据铃木清一郎的《台弯旧惯冠婚葬祭与年中行事(一九三四)第三篇记载,日治下的台湾,诗社的诗人也在中秋节赏月作诗,或挂一盏灯笼在门口,举行猜灯谜的晚会。这一天,各私塾的先生们,还要分赠学生月饼,学生家长则以红包作为答礼。中秋节也是租佃契约重新订定的时机。地主是否让佃农明年继续佃耕,按照习俗都要在八月十五通知佃农 。

民间相传,中秋夜愈晚睡愈长寿。少女在这天夜里晚睡,则可使她的母亲长寿。未婚的少女还有在中秋夜偷菜的习俗。只要偷得别人的菜圃中的蔬菜,就表示她将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尪;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项习俗 。

另一项和妇女有关的中秋习俗,则是所谓「听香」。连横的《台湾通史》(一九一八)卷二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夜深时,妇女听香,以卜休咎」。听香的方法是先在家中的神像前烧香,表达所欲问卜的事项,请示过出门的方向后,便持香出门。以路上所听到神明认可的答案为止。台湾的小孩在中秋夜也有一种游戏,在碗里装满白米,插上筷子,口中唱着:「观箸神,观箸儿,请你上厅吃白米饭,配鸡脚腿。」并烧纸钱。据说,这样碗筷就能自动回转 。

在节日食俗方面,由于台湾承袭大陆的文化,因此月饼及当季的瓜果仍为最主要的食品。赏月时所吃的柚子又以麻豆的文旦为最著名。拜月时也供拜「米粉芋」,有俗语说:「吃米粉芋,有好头路」。取芋、路的谐音来祈求祖先保佑自己找到好的工作。除此之外,各地也配合当地特产,发展出具地方特色的节日食俗。例如高雄县饲养水鸭的风气很盛。中秋节前后正是水鸭公初长最嫩的时候。因此美浓地区的客家人往往于中秋节宰食水鸭公加菜,成为当地中秋的特色。宜兰地区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外,还吃一种「菜饼」。菜饼以面粉为材料,中间抹上黑糖熿焙而成。味道香脆爽口,南部地区也有在中秋节吃麻糬的习俗。近年来,台湾的中秋节又发展出一种新的活动──烤肉。由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烤肉已不再是奢侈的享受,再加上秋天气候凉爽,借着赏月之便在户外烤肉,便成了很受欢迎的中秋活动 。

秋节送礼,也是在台湾大行其道的习俗。每年到了农历八月初,各商店纷纷推出各式礼盒、礼券,以中秋送礼的名义招徕顾客。不仅如此,各公私机关的首长,也都在中秋节犒赏员工,或是致赠礼品,或是加发奖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中秋节重视的程度 。

客家中称中秋节为「八月半」。相传是夜月光五色斑烂,月下老人手持大遮伞护送绢娥仙女下凡,时间约在午夜子时之后。而且出现时间极短,只有最具诚心、耐心的人才见得到,见到的人将获大福。因此人们便在中秋夜拜月。拜月俗称「拜月华」,所以客家人也称月饼为月华饼。早年的制法是以蕃着为材料,白色的饼皮上有两排小点,中央有一红点表示喜气。也有人自制「发板」以替代月华饼,同时也取其好口彩,吃发粄,象征发财。除了拜月华以外,若当地有供奉太阳星君的庙兼祀太阴娘娘,也在八月十五日这天到庙里为太阴娘娘祝寿。以苗栗头份的太阳宫为例,每年中秋为太阴娘娘祝寿的活动包括奏表祭拜,念经祝寿,举行月光晚会,诵血盆经等等。庙方并备有「粑」以供作信徒的点心。中午则办酒席宴请祝寿的信徒 。

分享到: 微信朋友圈 更多
关闭
主办:邱盛樑 TEL:13860597696  E_mail:yxqsl@163.com QQ:342432689
Copyright© 2009 - 2022 谱盛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辨率,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工信部备案号:闽ICP备070418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