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
】 【关闭
新时期繁荣谱牒文化的若干思考
作者:彭嘉庆 | 2015/11/4 | 阅读:

要:谱牒是记录宗族血缘关系的文献,谱牒文化则是建立在血缘宗族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形式。作为脱胎于封建社会的谱牒文化,在新时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如何研究谱牒文化,传承其优秀的文化内涵,使之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新时期繁荣谱牒文化的意义做了详细论述,提出了繁荣谱牒文化的途径,并对谱牒文化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关键词:谱牒;谱牒文化;电子化族谱

谱牒作为记录宗族血缘关系的载体,为宗族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提供重要的文献参考。二十世纪中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宗族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宗族文化却传承下来。改革开放以后,宗族文化以新的面貌吸引着广大农民群众,联系着农民群众的生产、教育、交往和生活。

以谱牒文化为载体,研究宗族文化的历史、现状、作用,并给予科学的指导,对保证农村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积极向上的谱牒文化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谱牒文化发展任重道远。

一、繁荣谱牒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宗族文化以亲缘关系为基础,以家族观念为纽带,以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为核心。就内容而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构成中,与地缘文化(或以物缘文化、神缘文化)之类的亚文化相较而言,以亲缘关系为核心的家族文化,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极为巨大。

随着改革开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空前剧烈的变化,人们对心灵安顿和精神休息的渴望,以及生活、工作和交往的需求的增加,宗族观念在种种因素的驱动下进一步复兴。作为宗族文化的载体,谱牒文化已然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不期然地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重要途径,成为承续并光大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繁荣谱牒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一)吸收谱牒文化的优秀成分,构筑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今天的中国,面临着传统文化和民族宗教的失落,也面临西方文化以及外来宗教的强烈冲击,虽然从地球村的大交流和信仰自由角度来看,我们很难对外来文化和宗教的发展进行指责,但我们要珍惜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以往人为地把民族文化贬低为糟粕、打压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原始宗教”,不给它们合法的地位和正常的发展,使国人丧失了更贴近内心需要的宗教的机会,不仅是妨碍了宗教信仰自由,也是人为地消解了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的传统宗教往往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有学者建议将公庙类民族信仰形式定性为儒教,推升它们的名誉,给它们以正常的发展空间,定然会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认为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包括宗教等)同时是这个国家的软实力。例如朱熹的族谱文化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有些学者将其归入宗教),我们应该敢于大力宣传,广泛地传播和弘扬,则软实力强。又如儒学(包括理学),正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也有人把它称为儒教,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孔子学院,今年祭祀孔子,习近平总书记就十分重视,还做了重要指示,可见我们的儒学(包括理学)是世界文明的瑰宝。我们不能把这些民族精髓拿出来据以表现自己是文明古国,而又把它放在博物馆里作为展品。我们需要提高认识,努力使民族的文化发挥更大社会和文化功效,在族谱文化中注入新的伦理体系,为今天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服务,提升中国软实力。

建设新伦理体系,这是全社会的事情,是探索中的事情,也很难一蹴而就,宗族发扬关乎人伦建设的传统,参与新时代人伦的建设,将成为一种社会力量和文化探索因素,对社会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全社会应当对各宗族所作的努力给予尊重,允许、促进其在这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至此,归结就本文范围内所涉及的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和族谱文化的当代意义:传统家族文化、族谱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的链接点。历史已经证明传统宗族文化并没有随着传统社会的转型而消失,却有许多内涵为当代文化所传承,这中间似乎有一根链条将两者衔接起来。比如,由孝到忠的国家认同观念,即传统孝道要求贡献于社会,尽忠于家天下的君主、汉民族的国家,发展到今日是社会奉献与忠诚于中华民族的国家;古今的家族均钟情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建设和致力于家族历史的纪录——修编家谱;家族共同体认同精神的保持。有了这样的链接点,就使得传统家族文化、族谱文化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调整其内涵,摒弃过时的宗法性的东西,而保存和发扬适应时代要求的成分。

(二)弘扬谱牒文化优秀成分,与社会主义新文化紧密结合

族谱文化的持续和族谱文化的发展,其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祭祀祖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在儒家的始祖——孔子的思想中,“仁”是核心,“孝”是根本。而“孝”又以“子嗣”为主,这意味着人生的意义和血缘的延续紧密地相联,生命的意义在于把祖宗的“香火”延续下去。朱熹的理想创造性地把儒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朱熹的《家礼》就是族谱文化的精华。《家礼》中祖宗观念的体现即为祖先崇拜。汉族的家族或宗族仪式,祖先崇拜可以说是最核心或最重要的部分。崇拜祖先通常在培养宗族观念中起决定性作用。一个人的存在是由于他的祖先,而祖先的存在是由于他的子孙。古人认为阴界祖先的生活必须靠阳界子孙的供奉,祖先既无人照料其阴间的生活,阳界的子孙也将不能在祖先的庇佑下接续香火。宗族文化的复活,正是依托祖先的血缘系谱把族人联系起来,通过祠堂和祖坟的修建,为宗族祭祀祖先提供了必要的祭祀空间,从而达到尊祖、敬宗、收族的效果,进而唤起族人的血系观念,成为人群结合与社会结合的重要基础。

正因为如此,中国社会的宗族组织,虽然经过了各种政治运动也没有销声匿迹。即使像福建的樟湖镇这个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彻底被水库所淹没的地区,其宗族组织依然很很顽强地得到生存和发展。其固有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诸如祠堂、祖坟以及各种文化仪式与民间信仰等,并没有为库区的淹没而消亡,它们在重建中得到复兴,有的还吸收了现代文化而得以创造和发挥。这说明,传统文化已融入人们的具体生活世界,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的一种生活逻辑和生活规范,也可以说这一约定俗成的文化传统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性。所以,不管是宗族组织和地缘村落的融合,还是宗族组织通过一定的势力,对地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其本身都使得国家权力和政治通过乡村政治与血缘组织、农民家庭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应把宗族组织和宗族文化的复兴置于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来思考。

(三)充分谱牒文化团结海外侨胞的重要作用

家族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作用,还体现在华侨华人对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支持方面。怀念祖先,热爱家乡,是全球华侨华人的文化自觉,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表现。根深蒂固的宗族文化是凝聚海内外华人的重要文化因素之一,建设大中华文化圈的一种文化基因,既有益于中国吸收海外华人资金,加速国家的经济建设,也有益于世界华人各种权益的发展。华人多受中华宗族文化的熏陶,具有它的因子,希望中华国家富强,乐于寻根问祖,于是家族及其文化、家谱,就成为联系海内外华人的一种纽带,吸引海外华人资金,发展中国当代经济 。

对外开放,也推动了宗族文化的复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党中央在推行改革的同时,也制定了开放的政策。为了消除国外华人华侨的过虑,政府首先清理了战争年代被毁、文革期间被占的、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寺庙祠堂并加以修缮,同时鼓励海外有亲人的公民致信海外亲人回国寻根拜祖,报效祖国,也鼓励同姓族人修宗祠、宗谱和祖坟,加强同族人员的联系和合作。大量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大大促进了现代化建设的力量。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和中期,海外华侨华人不仅为家乡亲戚提供经济帮助,解决当时的种种困难。同时,他们回国大力投资,帮助家乡发展经济,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这一政策措施,不仅通过华人华侨之口,宣传了祖国大陆的发展成果,吸收了大量海外资金和技术,也使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企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所谓开放,说简单一点,就是凡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利的国外好的东西都可以引进来。比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文学艺术等等。对外开放除了加强国家间的交流和合作外,还要加强民间的交流和合作。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国际潮人联谊会、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世界中山同乡恳亲会等组织的发展及其活动的开展,表面上是乡情的展现,而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本质上都是亲情的彰显。道理很简单,乡情是亲情的放大,亲情自然蕴含着乡情。在文化中国意义上,中华一家,遐迩一体,本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样一种观念,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胞物与”(天下的人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都是我的亲密伙伴)思想的具体表现。所以说,改革开放客观上促进了宗族文化的复兴。

(四)教育后辈从谱牒文化中继承先圣的精神风尚

强调“家训”和培育良好家风,为“治国”、“平天下”打好必要的基础,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道德文化中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古人已经认识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处于初始与基础的重要地位,一切道德教育和品质培养,如果能够在一个人的“幼稚之时”,就对其训诫诱导,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那么,在他们成人之后,就能对应当履行的道德规范,自觉地予以遵守,不会有所谓“扦格不胜”之患。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之所以重视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从无数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的一个重要道德教育规律。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极其亲密的血缘关系,父母对子女的了解与关爱,子女对父母的信任与依赖,贯穿着一种特殊的联系。这就是中国古人所特别强调的“亲情”。在中国古代长期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关系中,这种“亲情”关系,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正因为这样,中国古代的“家训”,也就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其内容之丰富、涉面之广博、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中所没有的。

中华民族犹如一个人的躯体,各个宗族、各个社会团体、社会机构好比是人的各个组织、系统、经络脉络。各个组织、系统、经络脉络综合起来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的人的躯体;各个各个宗族、各个社会团体、社会机构、社会系统综合起来组织成一个完整的中华民族、中国社会。人民百姓则是这个躯体的细胞。人首先组织起来成为一个具体家庭,许多个家庭组成一个宗族,而众多的宗族组合起来就组成一个以炎黄为共同祖先的中华民族。另外,类似的每一个社会人员犹如这个庞大“躯体”的细胞,组成社会的小团体,大团体,各个社会团体则组成相关的社会机构、系统,各种形形色色的团体、系统和机构……则组成了一个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五)让谱牒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海峡两岸和平发展

改革开发以来,福建作为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海外侨胞的主要故里、中华姓氏播迁海外的主要中转站,面临着统一战线工作如何谋求一条新的路径,新方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还强调“不能数典忘祖”,中华民族历来有寻根敬祖的优良传统。台湾80%以上民众的宗祖地在福建,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活动。30多年来,台湾同胞回到大陆寻根谒祖、探亲旅游的超过推动了480多万人次的台胞回大陆寻根谒祖,40多万人次的大陆同胞到台湾认亲访友。据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的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姓氏源流研究会及其所属分支机构接待来访的学专家者及各界人士超600余批,30000余人次,接待台湾同胞60000多人次。

30多年来,以海峡两岸族谱文化为基础的民间交流活动也如火如荼。海峡两岸的民间研究社团纷纷成立,规模较大的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福建省客家联谊会、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福建省江夏黄氏研究会、厦门姓氏源流研究会以及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金门县宗族文化研究协会等等,活动频繁,特别是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海峡两岸姓氏文化论坛、客家论坛、族谱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等交流活动,形式多样,不但台湾同胞涌到大陆的祖籍地寻根谒祖,以福建为主体的大陆同胞也源源不断走进台湾交流。台湾许多各姓氏的谱牒专家和宗贤不断来大陆调查访问,寻根溯源,回乡拜祖谒墓,修祠续谱。许多台当局政要、名流也或明或暗托人来闽谒祖祠、查族谱,不敢数典忘祖,以至捐资修祠堂、修祖墓、续谱系、题词送匾,凸显“闽台一家亲”之实。这就是抓好姓氏交流的三要素:有墓可拜,有祠可祭,有谱可续。

20多年来,研究会各个分支机构和专家组织大批人员编撰出版海峡两岸的百姓族谱。主要有《陈氏宗谱》、《林氏族谱》、《中华魏氏大宗谱》、《张公君政总谱》、《陇西李氏族谱》、《中华杨氏通谱》、《郑氏漳州谱》、《何氏族谱》、《福州固始邓氏》、《福建周氏谱志》、《中华庄氏宗谱》、《庄严族谱》、《福建蒋氏族谱》、《泉州许氏大宗谱》、《郑氏族谱》、《济阳蔡氏族谱》、《谢氏族谱》、《张氏族谱》、《彭氏族谱》、《游氏族谱》、《福建董氏联谱》等等。谢长廷的好友代表谢长廷回来寻根,谢氏委员会协助他们在东山考证了谢长廷的祖籍地。马英九祖籍地在闽西的论证也取得认可。由于各姓氏间都有绵续不断的族亲姻亲和朋友关系,特别是海峡两岸的各姓氏间的血缘关系,是任何政治、信仰、语言等原因不可能隔断的,通过海峡两岸的姓氏宗亲交流,将有益于民众情感沟通,对构建和谐海峡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族谱文化理论书籍和刊物也纷纷出版。卢美松《中华卢氏源流》、林伟功《中华林氏》、卢同笋《中华卢氏》、梁永坚《福建梁氏》、蔡干豪《中华蔡氏》、《中华庄严大典》、《蔡襄文化大典》、林志栋《中华比干传人》、黄如论《福建黄氏世谱》、陈及霖《闽台陈氏文化·祠堂卷》、蔡干豪、林庚《闽台百家姓》《闽台姓氏地图》、林庚、蔡干豪、林志栋《闽粤林氏始祖林禄大典》等。

古今宗族的兴修宗谱,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保存形式和体现,它已经不是单纯的族谱,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中国的宗族观念、宗族文化,在本质上是良性的,能够成为现代新型文化补充的、成为特定群体心理安顿和精神支持的民间文化。它的主要作用是文化传承和亲情延续,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合理成分的创造性发展以及对当代文化构建的有益启迪。

二、多管齐下,繁荣谱牒文化

(一)与时俱进,更新谱牒文化理念

谱牒文化要与时代同步。修谱,若只理顺世系支脉,写成谱单,编成谱书,虽说前有序文、中有世系支脉人名、后有小记,也仅是存史而已。时至二十一世纪,社会进步,时代进步,编写谱牒要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就要更新理念。要与当今的社会文明相适应,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点,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之修谱登上一个新高度。修谱的作用,要以谱牒感染、影响、教育今人与后人,从同姓同宗,手足相连,血脉相通,进一步发展到爱乡里、爱祖国,从而形成家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如张海瀛先生的论述的:“中华民族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正是无数个家庭以一贯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汇集而成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所以谱书的编者,思想要解放,思维要开阔,冲破数千年来封建宗法观念的影响,认清历史局限性,不断注人当代当代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体现新谱书的时代感和科学性。从仅仅理顺支脉世系名讳的简单谱书,而提高到近似一部家族繁衍史册,与国运相系、民族相连,广泛记录族人生平简历,深刻反映家族成员的成长历程,整个家庭命运的沧桑巨变,成为一方社会的缩影,成为一部家族史和教科书,修谱者应认识高瞻、视野开阔,不圃于一姓一族的范围,扩而展之,思及整个民族与国家,此种认识,此种情操,此种做法,应该是当代修谱者所具有的初衷,所应达到的境界。

(二)丰富内涵,更新谱牒元素

家谱修缮中存在的问题:1. 不少家谱为“光宗耀祖”而攀附帝王权臣、著名人物为先祖,或极力夸大先祖功德,内容不实、假托的弊端;2. 传统家谱编修过程中封建思想浓厚,如男女不平等问题(已有),或有强化封建家族势力的嫌疑,形成以区域(或姓氏等)为单位的家族团体,夸大所谓“宗族利益”,加深族人“宗族内外差别”的意识,一致排外,形成宗族之间的恶性竞争,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家谱撰写过程中,需自行剔除以上不良传统。

谱牒文化经数千年积淀,形成了优良传统,有其自身的独特体例,经久不衰,理当予以继承。但,时至今日,向现代转型,社会发展客观事物,人文理念都有极大的变化,与之相适应,谱牒文化岂能固步自封。各种事物总是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创造出的形态。编修家谱亦应在实践中创新,加以丰富和发展。谱书的编者,理应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在弘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旧谱书所匾乏的科学内容。

1.男女平等

传统谱书中,男尊女卑的观念重,是男子入谱,女子不得入谱,这与当今国家“宪法”中关于男女平等的精神,计划生育法中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精神格格不入。许多新修谱书对此等老例已做更改。生子女分长次直书名讳,女已婚注适某氏某人,生子女及名讳。古时女人不入谱,是所处时代所致。当今社会男女平等,权益相同,女人应入谱。婿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者,也列入谱书世系卷和世录卷。

2. 传统美德

比如《侯氏家谱》第三卷“族规”中第三条“上体国家保赤之心,竭力报效;下训子孙励精图治。勿玷行人”第四条:“为官不贪,为商不奸,勤学不隋,为仁礼贤,遵纪守法,治家要严”第五条“工农 商学,各司其职。依法纳税,视之义务。护国兴帮,其责如山。行善积德,服务社会”第七卷:人生感悟留言中“诚以养德、信以修身、“男儿当自强,做人响当当”、“做人要堂堂正正,关心人帮助人要实实在在。工作要勤勤恳恳,干实事干好事要兢兢业业”第八卷:懿行懿德卷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做官者,清政廉洁,两袖清风。经商者,无奸无假,恶念莫生。从戌者,卫国保家,义务光荣……”“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先辈继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等等。在今日谱书中如此具体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注入了科学内涵,为今后修谱者所采用。

(三)创新体例,构建新型框架

在许多普通百姓的旧谱中,由于受历史条件和编者文化水平所限,多数谱书比较简单,仅仅记录了家族支脉世系名讳。时至今日,对谱书的内容和体例要有所创新,构筑恢宏的框架。新编家谱应该与时代同步,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注入科学内容,体例要创新,构筑恢宏框架,要以人为本,崇尚厚德载物,展示家族文化,增强家族、民族的团结,使家谱的史料价位更高,文化氛围更浓,使家谱不仅成为一部家族史,而且应该是一部向族人进行爱国爱家教育的教科书。使谱牒文化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后人缺乏家族观念和宗族意识,不关心也不过问本家族的发展历史。

(四)完善族规,吸收法制观念

宗族的组织规范体现为成文和不成文的族训、家训、戒条、族规、族约等。族规规定宗族成员的权力和义务、宗族组织的活动方式,它不仅是族民行为的准则,也是宗族组织活动的规范。当今新的族规家训要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下进行编修。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剔除古代遗留下来的封建糟粕,吸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因素,编出新的族规家训。从目前所见的新修族谱,应该都体现了族规家训的时代精神。今年我们福建省海峡出版社出版的《福建家训》就是一部很好的家训教科书。对传统的族规家训,他们没有去否定,而是重新进行释义,使它具有时代特征。同时也吸收了一部分新编族规当“代自创家训”,可成为我们编篆新族谱的族规家训的很好的参考资料。

(五)继承传统,采用信息技术

中国家谱,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几千年来,家谱在不同时代显现出不同的形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家谱信息和家谱的修纂,源于皇室资料,后发展为保存、记录贵族、官僚统治精英们的世系,最后演变成为社会各等级服务的私人修纂行为。族谱从最早只列出父子辈分的世系表,到记录家族成员的出生、死亡日期的家族世系,直至拥有复杂的家族信息的族谱,包括前言、序文、族规、世系表和传记内容。从古至今,我们的先民们编制了难以数计的各类家谱,虽经岁月侵蚀,流传至今的仍有一万二千多种三十多万册,家谱微缩胶卷一千多种,其内容之全,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

现代家谱与传统家谱的区别:一是现代家谱要记载的人口、户数,都远远多于古人编的传统家谱;二是现代修谱要记录的人文资料内容十分丰富,如人物照片,家族事务活动剪影、活动记实、文献、论著、诗、词、歌、赋、赠言、题词、人物表彰、个人传记、业绩介绍,优秀家庭及业绩图文介绍等内容,都是传统家谱的若干倍,传统体例无法满足现代人编辑家谱的要求。

如果现代家谱还用传统的欧式或苏式的吊线体例,其质量效果具有两个显著区别:一是传统体例浪费纸张、虚增篇幅、不利于保管、查阅难度大,一个600年的宗支,现有人口高峰(常有2-3代)通常在2000—5000户,传统体例的空白线段浪费纸张达60%以上,文字实用版面不到40%,这样的家谱既浪费印刷资金,更不便保管、不便查阅,没有实用价值。修编现代家谱,必须实行体例改革创新,运用功能完善的、有实用性的最新体例、最新技术,最新版式、使新编家谱符合并满足现代要求。实现家谱工作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家谱编辑工作逐步实现专业化、专职化,面向分支,服务分支,益及百姓,对于逐步实现“样板——模式——引导——规范”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六)承前启后,努力培育新人

中国大陆的家谱编修已中断二至三代。中国有句老话说,三十年不修谱就是不孝。如果按着祖上所言,今日有相当多的人是不孝后人。好在,民间还有人在默默修谱。他们在寻找祖上的记忆,在续写家族的繁衍史。随着近年各地的重修行为逐渐由地下转至地上,家谱这根旧线的衔续也在眼前越来越生动地展开。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祖先,二是下对后代,先人千心万苦创业,育人,为本家族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或下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祖先竖碑立传,把他们的育人和创业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或后一代人神圣的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家谱又称宗谱、族谱或谱牒,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我国历史上家谱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明清时期私修家谱更是成为一项全民性的文化活动。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家谱与方志、国史并列成为祖国三大历史文献。家谱有一定的编写体例,主要记述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迁徙、婚姻状况,家族成员在科贡、官封名谥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包括著述),家族的经济情况和兴衰变化,以及家族的丧葬、祀典、族规家法等,因此,家谱是一种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载籍,历代学者都把谱系之学看作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是史学的组成部分。

三、繁荣谱牒文化,电子族谱是主旋律

近年来,电子族谱开始流行,许多计算机软件研究人员已经深入族谱领域研究电子族谱,并已经取得相当的成就。福建省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的几位专家在多年的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所开发的KFA电子族谱软件目前唯一获族谱方面的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编号:软著登字第068907号,登记号:2007SR02912),处于领先地位。

据专家邱盛樑、江艺平介绍,几年来修家谱的人,都有电子版族谱的需求。电子族谱一般有两种形式,比较常见的是将文本族谱通过扫描或拍照,形成图像文件,制成仿真的“电子书”形式,可在电脑上模拟看书似地翻阅,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运用于老旧族谱,一则将老旧族谱扫描保存后就不用再去反复翻动原件,减少了磨损,有利于这些不可再生的珍稀遗产的保存;二则老旧族谱能够留存至今的本来就十分稀少,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处理可扩大资源共享面,便于共同研究;三则这种方法保留了老旧族谱的历史原貌,便于与新修族谱的对照。然而,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阅读形式和传统的文本族谱差不多,也是一页一页地翻阅(也可以指向性地直接跳到要找的页数),只适合保存和对照,比较没有实用价值,原则上讲还不是实际意义的电子族谱。

真正的电子族谱是动态化、智能化,可以实现人机对话的。数字化、网络化的KFA电子族谱在网上只要输入姓名或点击谱名、支系、房派或输入关键字就可查找到相关入谱人信息和溯源信息,查看族谱世系脉络,可浏览“我的一家”、“五服九族”,进行“三代溯源”、“一键寻祖”、“查找共祖”。

电子族谱有以下特色:

1、电子家谱携带方便,便于查询

过去要研究族谱,手续复杂,特别是一些大家族,一部族谱有几箱,数十册。说要看看家谱,如果是传统的族谱,要查看起来必须要携带几十斤重的家谱,然后一本本翻阅,现在我只要带电子版就可以了。

2、电子族谱检索简捷,使用方便

电子族谱除了携带方便,利用电子家谱让查询也变得简便的多——只要在电子家谱里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查到要找的信息。家谱的信息采集,工程量很大,难免会出现错误。

3、电子族谱修撰便利,修改容易

一部传统族谱修撰起来一般要花费好几年时间,有的要修撰十年八年。电子反复誊抄书写。电子族谱就不一样,几乎都在电脑上操作,各地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传递,快捷准确,一般只要1-2年就可以成稿,修撰周期明显大大缩短.自古以来誊抄族谱错误难免,这些错误一旦发现,如果使用的还是纸质家谱,很难修改。但是电子家谱的修改就非常容易,族人发现信息直接找我们修撰家谱的负责人。过段时间,把这些信息进行汇总,需要的话很快可以进行二次印刷。

4、电子族谱数字撰稿,方便保存

福建的家谱都是几百年前开始修撰的,对他们这些修撰家谱的直接参与者来说,最头痛就是老家谱的保存不利,影响信息的采集。这些电子版的保存肯定比纸质的要好很多,如果以后再修撰家谱,直接对照现在的电子家谱修就好了。

5、电子族谱符合新潮,便于发展

过去修撰族谱都是老年人的事情,看阅族谱也都是老年人。现在的中青年一代人他们都有电子阅读习惯,也有电子技术基础。过去修谱要十年甚至三十年一修,十年三十年中要发生多少这样那样的事情,修撰起来都有依靠追记,十分困难。要花大量时间,动用很多人。现在修撰电子族谱,随时可以对发生的事情、人与事进行记录,加快了时代步伐,有利与发展。除了要电子家谱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家谱软件的出现,也对电子家谱起到推动作用。这些软件很靠谱,已经在一些大城市开始流行,这些软件会提供家谱修撰的固定格式,让使用的人觉得会很方便。

6、电子族谱可上网站,建地球村

网站上就可以轻松创建自家家谱。上就可以轻松创建自家家谱。修家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修撰起来耗时费力,且不易保存,电子族谱可以网上创建家谱、记录故事、保存家族照片的网络平台电子家谱,可随时增添修改,大大降低了修家谱的门槛。同时,家谱要凭真实性才具备流传价值,切不可为了“续”家谱而刻意攀附,要往后看,即使现在你只能排出三代,对子孙后代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

由此可见,电子家谱肯定是未来的方向,这是置信无疑的。实践证明,电子家谱有利于让年轻人接触家谱文化。这几年,随着电子家谱的流行,开始越来越多地接到年轻人参与修谱队伍之中。他们成为电子家谱的提倡者,电子族谱发展的创造者,电子家谱会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家谱文化。

然而,也有人因对电子族谱了解不全面,产生对传统族谱文化的担忧。甚至认为,我们老祖宗一直使用宣纸对家谱进行印刷。会不会有一天,大家都用电子家谱了,家谱文化的传承是否还能原汁原味进行下去?其实,电子族谱就是以传统族谱为基础提升的。运用KFA电子族谱软件修编的族谱可以同时产生网络版电子族谱、光盘版电子族谱、印刷版纸质族谱三种族谱。尤其是纸质族谱,有近300种的排版格式,有新版的左翻、横排,也有老式的右翻、竖排,有新型的图谱,也有传统的体例(如欧式、苏式、邱式等),同样可以印制在各种纸质上,如果印在宣纸上几乎和传统族谱一样。因此,将族谱文化研究的成果与电子技术紧密结合,与海内外研究电子族谱的专家学者结合,KFA电子族谱软件的开发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电子族谱研究的路子,此研究成果已取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以“易、全、新”为特色,得到海内外姓氏谱牒文化研究专家的好评。KFA修谱软件接地气,易操作,适合民间修谱组织人员掌握电脑技术较弱的人群使用,易普及和推广。

据我了解,国内外还有许多专家推动数字化、网络化修谱。已在香港注册的《中华大族谱协会》,多年来也一直推广国外流行的PGV修谱系统,提倡在互联网上实时、动态、双向修谱。国内还有“谱易”“谱志通”等修谱软件相继推出,呈百花齐放之势。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族谱必将成为今后修谱之主旋律。

参考文献

[1]蔡干豪、林庚.大众谱牒学〔M〕.福州:海峡姓氏文化研究院,2014

[2]邱盛樑.运用互联网族谱数字化平台 推进闽台两地祖源对接〔C〕.海峡两岸姓氏文化论坛论文集(第2辑),厦门: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2013:P119-128

[3]江艺平.论现代化族谱与修谱现代化〔C〕.海峡两岸姓氏文化论坛论文集(第3辑),厦门: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2014:P122-132

分享到: 微信朋友圈 更多
关闭
主办:邱盛樑 TEL:13860597696  E_mail:yxqsl@163.com QQ:342432689
Copyright© 2009 - 2022 谱盛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辨率,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工信部备案号:闽ICP备07041874号-1